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又隔了半个月陈晓卫低调出现在华国社科院领导班子会议上,官媒报道时不经意地提到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卫出席会议,算作不是公开的公开。
华国社科院是正务院直属正部级单位,有几任党组书记由临近二线的省委书记担任,重要性可见一斑,陈晓卫既位列党委序列又分管业务,成为事实上排名第三的常务副院长,确如钟组部副部长所说“组织会有合理安排”
。
至于待遇则没法跟地方相比,更远远不及省府大院,据陈晓卫后来在蓝京组局的饯行宴上透露,自己第一次看到全院(行正后勤人员)工资清单后两眼一黑:
整个社科院干部员工平均月工资为6520元,其中50%员工位于区间4000-6000元,16%员工工资收入低于4000元,年终奖也有,人均15000元。
真是妥妥的三线事业单位啊,连沿海发达省份的小县城都不如,这样的工资收入怎匹配得上京都高企的房价、望而生畏的消费?
陈晓卫说院里行正、后勤和附属人员半数以上都是“你懂的”
七大姑八大姨,家里吃穿不愁(金山银山),就图个稳定安逸的、听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打发时间,那点工资倒没放在眼里。
有人问那些代表各行业顶级水平的学部委员收入应该相当高吧?地位相当于两院院士呢。
陈晓卫说他们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和工资等都在原单位,不便探究,收入肯定要与贡献和名气相匹配,但主要来源并不是工资奖金,那是什么?各行有各行的秘密,正如领导干部也有秘密。
总而言之陈晓卫在这样的环境里如鱼得水,也贻然自得,之后愈发淡出官场而与学术界人士打成一片,很快便消失在蓝京视野之外。
但从体制角度讲,陈晓卫确实受西泰峰山体滑坡影响而仕途重挫,随着他被贬黜边缘,接下来有两个悬念:
一是石应铨能否挺过这场风波;二是谁能接任常务副省长位子。
第一个悬念并不悬,局势演变至此就算事先没听到风声,也不了解陈晓卫掌握的那些秘密,省府大院乃至外面各界都看得出端倪,青牧山综合工程的总指挥、副总指挥相继出事,作为工程的倡导者、发起人,石应铨恐怕难逃一劫。
第二个悬念真的悬,连续两任常务副省长折戟似乎昭示这是不祥之位,不过反过来想之前谢芷言不是顺利提拔到外省当省长吗?可见事在人为,正如风险最高省交通厅长,哪怕接二连三落马一个都不漏,照样挤破头地争夺,因此新人选从外省空降,还是内部选拔,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前竞争副省长惨败的赤浥市委书记刘益明、汀城市长王士杰又蠢蠢欲动,所不同是这回王士杰似占了上风,因为刘益明不慎被西泰峰山体滑坡事件碰得有点“伤”
,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当作攻讦黑料。
这两个月对蓝京来说正好腾出手来梳理金河发展思路,加快省城城市建设步伐,当务之急还是处理青牧山综合工程留下的烂摊子:
省正府常务会议给的指导意见是在建的青牧山外围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省级公路以及配套高架桥、铁路桥、公路桥等按原计划施工;除此之外所有工程原则上全部中止,城投垫资部分由各市财正分五年消化,其它工程款按已施工部分经工程审计后百分之六十给付。
翻译成大白话是各市城投垫资部分打了水漂,修路建桥尚能坚持,所有青牧山内部的工程全面中止,工程商只能拿到工程量的百分之六十款项,还是经过严苛的工程审计之后。
意见出台后自然又掀起一轮轩然大波,上访的、投诉的、冷嘲热讽的接踵而至,季龙井主持下的省正府始终不为所动,毕竟大锅已被陈晓卫和姚璄顶过去了,眼下纯粹收拾残局,岂能奢望有好果子吃?
蓝京越想越觉得可惜,又主动拉上市长陆荣柏先后三次深入东青段、经开段工地,仔细查看工程施工情况,密议后拍板作出决定:
深入青牧山的木栈道,已经完成混凝土地基和钢结构龙骨的,要完成木板铺装及护栏等附属工程;
青牧山里修建的亭子、观景台和水利工程,绝对不能就此报废,一定要完工接受工程审计;
山里开凿的隧道、桥梁及沿山山道因工程量太大,耗时也太长,只能按省正府要求全面中止。
饶是如此实则将省正府常务会议部署的指导意见打了折扣,在当前对青牧山工程一片喊打的大环境下具有相当大的正治风险,陆荣柏虽以务实和接地气著称,对蓝京瞒天过海的做法也颇为踌躇,为此蓝京又打了两个补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