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他们在月下围坐一圈,听着明川一字一句朗读陈砚之的日记。
没有人哭,也没有人怒吼。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寂静持续了很久。
然后,一位白发老太太站起来,她是某位被迫害学者的女儿,也是当初“清算派”
的积极分子。
她说:“我父亲至死都没等到道歉。
但我现在明白了,如果我继续拿着他的冤屈去砸别人的孩子,那我和当年逼死他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另一位中年男子低头哽咽:“我父亲是执行枪决的士兵。
他一辈子没再碰过枪,逢年过节都要朝着北方磕头。
我一直觉得他懦弱,现在才知道,他是背着一座坟在走路。”
那一夜,他们烧掉了所有仇恨名单。
火焰腾起,纸灰如蝶,随风飘散。
明川站在火堆旁,手中捧着陈砚之的日记。
他在扉页写下一行小字:“此书仅存于此,永不复制。”
随后,也将它投入烈焰。
火光照亮了他的脸,映出一种近乎悲悯的平静。
几天后,教育部派来工作组,邀请医蛊堂协助编写《记忆素养》课程的实践案例。
教材需要真实故事,但必须隐去姓名与地点,以防二次伤害。
明川答应了。
他亲自撰写了一个虚构章节,题为《蓝花不开的地方》:
>在遥远的山谷里,曾有一位女子,因说出真相而被世人误解。
>她死后,人们为她立碑,却忘了她生前最讨厌石头的冰冷。
>后来有个少年来到这里,发现碑下长出一朵蓝色的小花。
>它不香,不大,也不耀眼,只是静静地开着。
>少年问长老:“这是什么花?”
>长老说:“没人给它取名,但它每年都会开,哪怕大雪压枝。”
>少年又问:“我们应该纪念她吗?”
>长老摇头:“不必。
你要做的,是在路过时停下脚步,看看这朵花,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
>很多年后,山谷不再有碑,只有漫山遍野的蓝花。
>每个人走过,都会自然地放慢脚步,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而那朵最初的小花,早已融入大地,成了土壤的一部分。
这篇课文最终被收录进全国小学五年级教材,配图是一片盛开的忆璃花,背景是晨曦中的山坡。
与此同时,联合国《全球记忆伦理公约》正式签署。
其中第七条规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