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教育部门未作解释,仅称“题目来自匿名专家推荐库”
。
结果全国数十万学生写下类似答案:“真相不在胜利者的纪念碑上,而在失败者的眼泪里。”
舆论哗然。
官方沉默七日后发布通报:“鼓励多元思考,但须符合主流价值观。”
随即,该题评分标准被秘密调整,大量高分作文遭降档。
然而,已有学生自发将原作上传网络,标题统一为:“我写了真话,他们打了零分。”
明川看到这条新闻时,正教孩子们制作新型竹筒。
这次改用火山岩粉末混合树脂,耐腐蚀、抗压强,能在海底沉睡百年而不损。
每个筒内除种子外,新增一枚微型录音芯片,预录三十秒空白音频??拾获者可自行录制一句话,再放归自然。
“就像接力。”
小女孩采药时恍然大悟,“我们种下,别人听见,然后再传下去。”
明川微笑,写下:“你说对了。
这不是传递信息,是传递勇气。”
夏日初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冲垮了通往医蛊堂的唯一便道。
救援队迟迟未至,外界一度传言“神秘疗养院全员遇难”
。
三天后,村民冒险探路,却发现堂前广场上立起一排竹架,晾晒着上百份手抄报,标题赫然写着:
**《我们在,故我们说》**
每份报纸均由孩子执笔,记录洪水期间的真实经历:谁半夜背老人转移,谁因害怕哭了一夜,又有谁悄悄把自己的粮省下来喂狗。
没有英雄主义,只有诚实。
其中一份写道:“老师说,灾难中最可怕的不是泥石流,而是事后大家都说‘我没怕’‘我早就料到’‘都是别人错’。
可我怕了,我也躲了,我现在说出来,心里反而轻松了。”
这些手抄报被塞进防水袋,绑在幸存的信鸽脚上,飞向周边村镇。
一周后,邻县中学竟组织学生集体回信,附上他们自家祖辈在饥荒年代的口述回忆。
苏晚晴看着成堆来信,忽然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建起了一张网。”
“不是我们建的。”
明川纠正,“是无数个‘敢说怕’的人,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入秋前后,国际形势剧变。
某大国政变未遂,军方缴获一批绝密文件,揭露“共识会”
曾跨国资助心理操控项目,旨在瓦解异见群体的社会信任基础。
其中一份档案明确提到:“参考‘创伤回流’模型,强化对立情绪,使民众彼此怀疑,无力联合。”
全球震动。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邀请苏晚晴视频连线作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