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李卫东指着图中一处细节,“你看这儿,预留了接口,以后要是并网供电,可以直接接入新线路,不用拆机器重装。
这是为将来打算呢。”
王强听得直点头:“难怪人家说赵主任心里有盘大棋。
咱这些人拼的是力气和技术,他拼的是眼光和格局。”
小丫挺起胸脯:“我爸说了,真正的建设不是盖房子修路那么简单,是要让每一块砖、每一根线都通着未来的血脉。”
几人相视一笑,窑洞里顿时暖了几分。
刘铁牛一拍大腿:“行!
今夜咱们不睡了,干它个通宵,非得让这台‘青山一号’挺住七十二小时不可!”
于是,焊枪再度点燃,锤声重新响起。
铁屑如星雨般飞溅,映照着几张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远处村舍灯火渐熄,唯有这座老砖窑依旧亮如白昼,像一头苏醒的钢铁巨兽,在寂静的夜里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与此同时,赵振国正坐在晒谷场边的小屋里整理资料。
桌上摊满了账册、图纸、村民入股名单,还有那封已被翻阅无数次的省厅批复函。
窗外月色清冷,屋内煤炉烧得正旺,壶嘴冒着细白的蒸汽。
林秀英端着一碗面条走进来,轻轻放在他面前:“吃点东西吧,都半夜了。”
赵振国抬起头,眼里有些血丝,却仍带着笑意:“马上就完。
今天会计核完最后一笔账,创业基金总金额达到八千六百二十三元四角七分,参与户数一百零七家,占全村常住户的百分之八十九。”
“比预想的还多。”
林秀英坐下,替他拨了拨炉火,“连陈阿婆都把攒了十年的私房钱拿出来了,说是‘信你家老赵,不信银行’。”
赵振国沉默片刻,低头吃了一口面,热汤顺喉而下,驱散了些许寒意。
“群众的信任,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沉重的责任。”
他缓缓道,“所以我才坚持每一笔支出都要公示。
哪怕买一颗螺丝钉,也要写清楚用途、价格、经手人。”
“有人嫌麻烦。”
林秀英说。
“麻烦才能防腐败。”
赵振国放下筷子,“一旦开了口子,就会有人钻空子。
咱们搞的是集体事业,不是个人政绩工程。”
林秀英看着丈夫,忽而轻声道:“你说……省台真会来吗?会不会觉得我们太土、太穷、没看点?”
“他们会来的。”
赵振国语气笃定,“因为他们要找的不是一个完美样板,而是一群真实的人,在真实的土地上做真实的事。
《青山纪事》里没有漂亮口号,只有泥巴裹脚的日子和不肯低头的脊梁。
这种东西,骗不了人,也藏不住光。”
话音刚落,屋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