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初时以礼相待,温情软语,百般诱哄,后因家母始终不为所动,便强行迫其与他承欢。
数日之后,留下几金,自顾回京。
家母后因有孕只得离开学堂,为避闲言蜚语,独自一人隐居于荆州山野,直至病殁于山中。”
抬头来回望面前帝王目中震色,白衣人再道:“家母病殁后,我依言将她葬于了山中小居一侧,不立碑,不堆坟,植花草于土上,焚书稿以为伴。
便同她的余生一样,隐没山野之中。
后因稚龄体弱,我孤居山野难以自存,于下山途中昏倒在了山道上,被我师兄墨然所救……时年八岁。”
叶征震色道:“如此说来,先生之父确是小缳王叔?那先生与朕岂非是堂兄妹之亲?!”
亭中白衣女子面容如水,微澜不起,双目垂落下来,微低头与身前帝王道:“端木与家母,皆无意与叶氏皇族攀亲,更不曾想以此间牵连,为己谋求一荫、一瓦、一粟,今日为救爱徒请用无尘珠,适才道出,望陛下酌情。”
白衣白发之人正视帝王,语声转而凝肃:“端木所言,句句属实。”
叶征叹了一声,忽而笑道:“先生是清云鉴传人,大夏境内世人无不尊崇,只要你想,开口之言可等同天示。
其实先生想用无尘珠,明明只需跟朕说,得预无尘珠将为祸夏国,此后不能再将之留在皇宫,需由你带去归云谷……朕即便有先诅训诫在,又如何能违逆‘天示’?自然只得遵循……可先生偏偏从未想过利用自己清云鉴传人的身份,谋求心中所欲。”
端木若华闻之已震。
脑中不受控制地闪过叶齐最后所诉之言。
——“在孤眼中,你便是我大夏朝最异的妖!
最邪的道!”
——“身承天示,言之为预,倘为妖人,天下必乱!
恐怕这大夏也早已成了清云鉴传人的大夏!”
确实,可乱朝纲。
确实,可覆天下。
端木若华恍惚间觉到冷汗濡湿了脊背,突然有些后知后觉了那人口中的“幸是”
……实际承载了多么沉重的份量,又饱含了多少惶恐忧惧。
——“幸是清云鉴传人,代代都如你这般单纯,如白纸,又似顽石!
听从天示,只道所预……”
倘为妖人,天下必乱。
叶齐所言,分明分毫未错。
端木若华突然忆及当日崖壁洞中,叶齐所言那一句,忍不住问向了面前帝王……
“陛下还是七殿下之时,想要当皇帝吗?”
叶征听得眸中一震。
眸光颤动罢,看向了亭中他处。
凝声反问:“先生何以……突然有此一问?”
白衣人观其神色,心下亦有些震怔。
“七殿下竟,原是不想。”
面前帝王霍然苦笑:“先生见微知著,竟一眼就洞彻了朕心所想……既如此,朕亦不必再向先生藏掖隐瞒。”
目光随风而远,叶征脸上的笑容亦随风而淡、而逝。
他看着天边绮丽的残阳,慢慢道:“朕曾……有一位故友。
朕与他相识于微末……当然是他的微末,朕毕竟是个皇子。
当时朕还年少,酷爱山水文章,尤喜以字词短句描绘一地一景,只觉钟灵毓秀,精巧瑰丽,其间一言一字皆美极。
我选了各地学子入京备考期间,将我雕琢良久、自认不俗的一篇山水文,挂在了学子馆对面的茶楼,那里有一处专供文人展示文墨之处,我派人将之挂在了最显眼处。
往来茶楼学馆者,无不驻足久观,对我这篇山水文赞誉有佳,唯有他……”
言至此处,亭中帝王蓦然轻笑了一记,眼中笑意久不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