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吴铭到店堂和雅间里检视一圈,据二郎说两人买的是花色最正、香气最浓的龙脑菊,不愧是富家千金,这花插得真是赏心悦目,一看就是学过的。
等他回到厨房,就见三个厨娘正分取小布袋的红色果实。
吴铭定睛一瞧:“茱萸?”
谢清欢点头称是:“我等凡夫俗子,最好还是揣点茱萸傍身,师父法力无边,自是用不上。”
“嗯……”
吴铭忽然想起王维的那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半句说的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最核心的习俗。
重阳登高源于东汉,最初是为了祭祀,至本朝已发展为群众性的活动,因“高”
有“高寿”
之意,很受老百姓的重视,连寻常百姓也“多出郊外登高”
。
后半句说的则是重阳节佩戴茱萸以辟邪的习俗。
宋人一般会将茱萸装进绢囊里绑在手臂上,或者将成簇的茱萸簪插于发髻上或冠帽边。
为便于干活,三个厨娘各抓一把,径直揣进了兜里。
“师父,重阳将至,可要推出节日美食?”
“你出去买花时,我等已做好一样。”
吴铭看一眼时间,“快蒸好了。”
“啊!”
师父竟背着我教双双姐新菜……
“非是新菜。”
吴铭知她所想,“不过是几笼粉面蒸糕,我等正要做新菜,你便回来了。”
何双双笑道:“你师父是特意等你回来再做,你是吴大哥的亲传弟子,他自然记挂着你。”
谢清欢立时转悲为喜,既高兴又感动:“多谢师父!”
粉面蒸糕她自不陌生,因“糕”
和“高”
同音,重阳节的前一两天,民间多以蒸糕互相赠送,糕上会点缀各色果实,诸如石榴籽、松子仁、栗子黄之类。
比较讲究的人家还会用面粉做成狮子、蛮王的形状,放置在蒸糕上,叫作“狮蛮”
。
吴铭不打算搞这么麻烦,本来连蒸糕都不想做,但别家食肆都卖,唯独吴记不卖,显得他“很不合群”
。
好在何双双知道做法,不难,以他的白案水平轻松搞定。
蒸糕只是添头,老规矩,吴铭仍然准备了两道节日限定美食。
他取出一块内酯豆腐:“可还记得千丝豆腐的切法?我今日再教你们一道类似的菜——菊花豆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