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沿途龙骨连锁、鲸骨灯塔、冰犁温室,诸器皆验,可保无虞。
十日内,船队可抵登州,再十五日,至天津新港,转陆路,三月可达碎叶。
届时,热海城下,龙泉戍前,雪原之上,将见江南稻浪翻滚,中原茶烟袅袅。
臣遥想,盛夏时节,碎叶川牧人煮热海鱼,佐以江南茶,其味当如何?
臣更遥想,他年官家西巡,登热海之畔,看龙旗猎猎,听驼铃与稻浪同响,必叹曰:
‘朕之天下,无远弗届。
’
北风正劲,臣与诸军,当乘风破浪,首抵日月同辉之处。
章衡再拜。”
信使船如离弦之箭,破浪南返。
章衡立于“海鳅号”
船首,回望杭州湾。
雪浪尽头,龙山闸己缩成一道细线,闸顶万家灯火却连成一片星海,仿佛替他回答:去吧,去吧,把江南的暖、把大宋的光,带到最远的远方。
他转身,北望。
海天交接处,晨曦初露,一线金红正撕开夜幕,像一柄巨大的火剑,为船队劈开前方的冰与雪、沙与霜。
——“一条看不见的鲸骨长脊,正在海底悄悄长成,把江南的脉搏一路牵到雪原。”
正月既望后第三日,北风略收,杭州湾外海泛起一层细鳞碎银。
午后,海鳅号主桅顶端的水手突然吹出三长两短的口哨——这是发现暗礁或异常水纹的警号。
章衡正在底舱查看温室稻秧,闻声疾步登舷。
只见船队东南方约两里处,海面竟鼓起一道青灰色的“脊背”
,像一条巨鲸潜行,却又久久不没,且与潮向相逆。
沈括早携了“千里镜”
——一枚用鲸骨圆筒嵌水晶片磨成的单筒望远镜——细细一看,顿时倒吸凉气:“相公,那不是鲸,是龙骨!”
所谓“龙骨”
,并非真鲸之骨,而是章衡密令试制的海底连锁堤。
其法:先以松木削成长三丈、径一尺的圆桩,外裹熟铁箍,内灌火井硝渣与水泥,凝固后重逾千斤;再以巨缆贯连,每十根龙骨为一节,首尾嵌合,抛入预定航道,借潮汐与自重沉于海底,形成一条水下暗堤。
龙骨与龙骨之间,又悬铸铁环,环上系粗麻绳,绳上绑草袋,袋内装稻壳、石灰、硝末。
潮涨时,草袋被海水浸透,石灰发热,硝末膨胀,不消三日,便与松木凝为一体;再经月余,附生蛎房、海藻,终成一条天然与人工交缠的“冰骨长堤”
。
章衡此计,意在替北漕船队挡住钱塘江外海最凶的“回头潮”
,又能在春夏大潮时缓释潮力,使龙骨连锁与两岸堤坝相得益彰。
此刻,这条尚未完工的堤脊,却因前夜暗潮突变,提前浮出一截。
若被外洋商船窥见,机密立泄。
章衡当即下令:
——海鳅号转舵,以船身挡在龙骨上方;
——飞舟“夜叉号”
携水鬼队潜海,斩断缆绳,令己沉之龙骨提前沉入更深水层;
——其余各船环形列阵,帆面绘“宋”
字,以示演习,迷惑远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