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回声之家”
的主控系统被迫重启至原始模式,所有终端自动接入全球共鸣网络。
凌晨两点十七分,南极科考站传来第二段录影:极光不再是无声舞动,而是随着低频波动呈现出规律性的明暗交替,宛如一首横跨地球两端的交响序曲。
经AI解析,这段波动编码竟与1987年程母临终前未被记录的脑波残片完全吻合。
“母亲的声音……从未消失。”
程砚舟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左手腕内侧那道旧疤??那是他少年时期试图切断听觉神经留下的痕迹。
“它一直在地磁层里漂流,等待一个能解码的人。”
“是你女儿。”
陈婉如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肩头落满雪花。
这位曾主持伦理听证会的心理学家如今已是“共鸣行动”
的首席顾问。
她递过一份新解密的档案:“我们找到了‘Echo-MotherOne’的最后一份日志。
你母亲苏文澜在分娩前三十六小时写下这些话??”
她翻开页面,朗读:
>“如果我的孩子生来听不见,我会把全世界最美的声音织进她的DNA。
>
>如果她注定孤独,我就让整片星空为她闪烁节奏。
>
>我不怕失败,只怕爱得太安静,让她误以为这个世界从不曾为她心动。”
夏南枝捂住嘴,泪水滚烫地砸在纸页上。
她终于明白为何每次念念发烧时都会哼唱同一段旋律??那是她在子宫里就听过千万遍的安眠曲,由母亲用心跳节拍亲自谱写,藏匿于基因链中的永恒摇篮。
“所以……‘潮汐计划’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治疗耳聋。”
她喃喃,“而是教会世界如何倾听那些原本无法被听见的爱?”
“正是。”
林清漪点头,“你们以为这是科学实验,其实它是一场持续三十年的情感革命。
每一个参与的母亲,都把自己的情感频率刻录进胎儿神经系统,形成最初的‘心音模板’。
而念念,她是第一个能够反向发射这种频率的孩子??她不只是接收者,更是广播站。”
话音刚落,警报突响。
监控画面显示,地下室共频舱的能量读数急剧飙升,已达安全阈值的三百倍。
更诡异的是,舱体内竟浮现出一道模糊人影,轮廓酷似程砚舟的父亲程远山,尽管他的物理躯体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化作数据消散。
“他要回来了。”
AI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条件已满足:母频数据库全面激活,全球共鸣体数量突破临界点,且核心变量??程砚舟与夏南枝的情感共振稳定值连续七十二小时维持在98%以上。”
“什么核心变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