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第553章倭寇的由来
这次会议结束之后的半个多月里,鲁锦接连发出数道军政命令。
先是让驻扎在福建的朱亮祖,在福建就地募兵,优先选择那些无地的,想要分田的,愿意移民到南洋的青壮男子,承诺只要愿意服役,就给他们分田分老婆。
军官从第二方面军的军官中挑选,年纪超过35岁,且职位在营长以下,即將退役的,愿意跟著一起移民南洋的,可以官升一级调任,以自愿报名为主。
士卒则是从福建百姓和以前的元军俘虏中选择,同样是自愿报名,总兵力为一个团,要求过年之前组建完成,武器甲冑使用缴获的元军扎甲。
圣武军的制式盔甲都是布面甲,並不適合在南洋使用,不然到了南洋得活活热死,尤其是这次即將攻打的婆罗洲东岸的油田,那里正好处在赤道正中间
另外又下命令,让同样驻扎在福建的方国珍,从他手中的船队里,抽调十五条船组建一支小舰队,准备连同那一个团的兵力,一起交给陈友谅,这都是为了过完年让陈友谅开拓南洋所做的准备。
与此同时,鲁锦调朱重八回京述职的命令也传到了辽东,正好赶上高丽那边也要朝贡,於是他就跟著高丽使团一起赶回了京城。
之前鲁锦向高丽索要两万匹战马,两万名贡女,还有十万斤铅,高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东西,只能承诺到年底之前一定给齐,这次就是来兑现承诺的。
到了今年的腊月初,高丽总算是把答应的十万斤铅,还有剩余还未交付的马匹,以及贡女,全部如期交付,送到了鸭绿江对岸的东寧府,由驻军总兵刘福通负责接收。
不过交完这些贡品还不算完,高丽这些藩国还有每年春节向宗主国朝贺节日的习惯,所以交完贡品之后仍然派了一支使团来南京朝贺,朱重八就是跟著他们一起回来的。
原歷史上的高丽和朝鲜也是如此,每年的元旦,冬至,还有皇帝过生日,都要派使团来朝贺,他妈的一年来六趟,真是大明的好儿子,没事就来请安,把大明烦的要死
到了腊月十六的时候,朱重八终於从辽东回到建康,他先是一头雾水的去了枢密院军政部述职,然后才被传唤到宫中去覲见皇帝。
鲁锦这天正在批阅奏疏,就听到李定邦前来稟报,说朱重八已经到殿外了,於是立刻让他把人带进来。
朱重八来到殿中,见到坐在御案后面的鲁锦,立刻拱手作揖拜道,“臣朱重八,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康。”
“免礼,朕躬安。”
鲁锦应了一声,当即抬头看著他笑道,“一年未见,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来人,给丹阳伯赐座。”
“多谢陛下。”
“近前些来,別坐那么远。”
“是。”
朱重八连忙搬著锦凳坐到御案侧前方,鲁锦这才对他问道,“这一年来多来,辽东情形如何?”
朱重八立刻答道,“回稟陛下,辽东有十几万大军驻扎,自是没有宵小敢於妄动,这一年多来,臣的先登团隨禁卫一师一直驻扎在瀋阳,那里並不算太靠前线,臣的部队也不是骑兵,因此也不用参加边境巡逻。
“平日里就在瀋阳练兵备战,隨时听候方面军司令部的调遣,以防有不长眼的宵小前来入寇。
“不过自今岁年初,朝廷不断往辽东移民以来,臣觉得部队总是閒著也不是回事,就报请杨司令官,让臣的先登团帮新来的屯田师移民一起开荒,地点就在瀋阳附近,杨司令也同意了。
“臣跟著忙活了一年,总算是让那些屯田师安下家来,今年辽东的军屯也很是不错,种的麦子、蜀黍(高粱)、大豆都喜获丰收,臣觉得这样继续移民下去,用不了几年辽东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鲁锦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屯田本来就是那些屯田师的任务,你身为主力野战军禁卫师的团指挥,主要要求部队帮屯田师开荒,你手下那些士卒就没有抱怨吗?”
朱重八连忙道,“他们敢,再说平日里熬打训练也是耗费力气,屯田开荒同样是耗费力气,怎么锻炼不是锻炼,不如趁机帮忙干点实事,等辽东有了產出,朝廷才能早日在辽东站稳脚跟。
“而且臣也不是只使唤士卒干活,臣自己也亲自下地,他们自然就不敢抱怨什么了。”
“哦?你还亲自下地干活了?”
鲁锦顿时好奇道,“把手伸出来给朕看看。”
朱重八立刻伸出双手,露出满是老茧的手掌说道,“陛下,每次战役,不论是打哪里,先登团歷来就是冲在最前面的,先登团的军官也永远是第一个身先士卒,不畏生死,臣身为先登团的军事主官,即便是下地开荒,又岂能藏於人后,当然要亲自下地,以为全团表率。
“臣还组织各营士卒竞赛,看谁开垦的田地多,功多者奖励肉食,仅今年春秋两个季节的时间,我团四千余人就开垦出四万多亩新田,平均每人开荒十亩左右。”
鲁锦闻言有些动容,当即赞道,“你们干的不错,看来朕的確是没选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