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大腮帮子轻描淡写地告诉老赵:“那能是爹娘教的吗?跟绺子里大当家的教的呗!”
赵工之前听大腮帮子说过,“绺子”
指土匪团伙,“大当家的”
就是匪首,他好悬没让这句话噎个半死,再也不敢往下问了。
他怕大腮帮子承认当过土匪,真是那样的话,回去以后报告上级不是,不报告上级也不是,搁心里又不踏实,还不如不知道呢。
大肥、帮子倒是个敞亮人,见赵工欲言又止,就说:“老赵,有啥话就直说,憋在肚子里得劲儿吗?”
赵工尴尬地咳嗽了一声,不敢再接这个话头,低下头继续赶路。
大腮帮子见赵工不接话茬儿,也没再多说什么。
几个人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赵工走到娜佳身边,两人并肩而行,用俄语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娜佳告诉赵工,她是苏联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毕业生,格罗莫夫是她们的代课老师。
毕业后她分配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成了老师的助手。
赵工与她聊得投缘,就问她:“你这么漂亮,为什么没当演员?”
这句话不仅是询问,也是赵工对她的由衷称赞。
一谈到电影赵工可就有的说了。
不过感觉娜佳却似在保守什么秘密,并不愿意涉及这个话题,赵工只得悻悻作罢。
山里天黑得早,众人刚走近一条山沟,日头就要落山了。
大腮帮子对赵工说:“前头这个地方叫‘挑灶沟’,距离日军要塞已经不远了,咱们今天夜里就在这儿对付一宿,明天一早再出发翻越老爷岭。”
赵工把这些话翻译给苏联老大哥,助理娜佳听得不解,问赵工“挑灶沟”
是什么意思?这一下还真把赵工问住了,这三个字分开都能解释,合起来却说不通。
为什么会有如此古怪的地名?此时被娜佳一问,赵工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好去问大腮帮子,“挑灶沟”
,的地名是怎么个由来,有没有什么讲头。
大腮帮子说这地方深山野岭,以前也没个具体地名。
后来关东军为了消灭抗联、加强统治制造无人区,把周围几个屯子的人全部赶到这个地方集中居住,在当时称之为“归大屯”
。
没有老百姓乐意背井离乡,但是拗不过小日本,反抗的统统活埋,为了保住性命,乐意不乐意都得去,只能用独轮车把家当搬到指定的地方。
到了地方一看,除了荒山野岭就是当地人叫“塔头甸子”
的沼泽地,房子连个影儿都没有。
当时天寒地冻的,如果不想点儿办法,那就得活活冻死。
被撵到这里的老百姓无奈,只好在山坡上挖个大方坑,坑里支起木头、苫上茅草,当房子住,勉勉强强地遮风挡雨。
大屯四周已经垒起了围墙、碉堡,挖了几丈宽的壕沟,修了吊桥,吊桥后面有伪满军警把守,如果住在大屯里的人胆敢无故走出丰步,让小鼻子瞅见二话不说就枪毙。
老百姓没办法,只能在这里生活,可山沟里水不行,水里连条鱼都没有,倘若喝多了,还会要人命。
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喝了沟里的水会得病,有的孩子跟着家大人迁到里,就长成了大脑袋、小短腿的侏儒,又陆陆续续死了一些人,才知道这个水喝不得。
可是没有水喝一样活不了,屯子里的老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动手挖河引水,费了两年多力气才成功。
水倒是有了,可是荒山野岭种不出庄稼,干粮不够吃,连糠也见不到,很多时候要靠野菜充饥。
孩子饿得打耗子吃,大姑娘穷得没裤子穿,一年四季就一件补了又补的大布衫罩在身上,人哪里禁得住这么折腾?没过几年,整个“归大屯”
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活人也快活不下去了,谁还顾得死?死尸就丢在河边,横七竖八排了一大片,全让野狗啃了,东北土话管一家人死绝户了叫“挑灶”
,这个大屯里的人全死光了,因此得了“挑灶沟”
的地名。
赵工听得骇然,大致给娜佳翻译了一遍,娜佳听完也吃了一惊,不再说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