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陈墨听着,心里暗暗记下。
他想着,等绣屏完成了,一定要帮阿桃完成这两个心愿:绣一幅“荷花图”
挂在绣坊里,再给柳娘缝一副新的护膝,就像阿桃当年那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西湖十景绣屏”
也渐渐有了雏形。
“苏堤春晓”
里的柳树抽出了新绿,“曲院风荷”
里的荷花绽出了粉嫩的花瓣,“平湖秋月”
里的月亮洒下清冷的光辉……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柳娘对阿桃的思念,藏着护膝里的温暖,也藏着陈墨对这份师徒情的敬佩。
终于,在一个深秋的午后,“西湖十景绣屏”
全部完成了。
柳娘把绣屏挂在绣坊的正墙上,又把阿桃缝的护膝放在绣屏旁,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绣屏和护膝上,丝线反射出五彩的光,护膝上的桂花绣纹也泛着温柔的光,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阿桃,绣屏完成了,你看到了吗?”
柳娘对着绣屏和护膝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温柔,“师父没让你失望,你给师父的寿礼,师父收到了;你给师父缝的护膝,师父还好好收着,暖和得很。”
就在这时,陈墨手里的银汤勺突然泛出淡黄色光晕,这次光晕里的少女身影格外清晰——阿桃穿着淡粉色的绣娘裙,手里拿着绣花针,身边放着一副未缝完的护膝,对着柳娘深深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然后身影渐渐淡去,消失在光晕里。
银汤勺的光晕也随之散去,只留下一阵浓郁的桂花香气,那香气里,没了之前的遗憾,只剩满满的温情,像西湖畔的阳光,像护膝里的暖意,温暖又明亮。
“阿桃……阿桃走了……”
柳娘看着光晕消失的方向,又摸了摸手里的护膝,眼泪又落了下来,可这次的眼泪里,没有了悲伤,只有释然和欣慰。
她知道,阿桃看到绣屏完成了,看到护膝还好好的,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陈墨撰写《味魂录》:笔墨间的暖粥回响
那天夜里,陈墨回到柳娘为他安排的客房,桌上摆着一盏油灯,灯芯跳动着微弱的光,映得他面前的《味魂录》格外清晰。
他翻开本子,前面几页写着泉州港的葡萄糕,字迹里满是对赛义德和林阿妹的敬佩。
现在,他要写下杭州西湖的桂花糖粥,写下柳娘和阿桃的师徒情,写下那副藏着温暖的护膝。
他先从桂花糖粥的做法写起,笔尖落在纸上,脑海里却浮现出柳娘熬粥时的样子:她站在小灶前,手里拿着长柄勺子,轻轻搅动着锅里的粥,灶旁的小凳上放着阿桃缝的护膝,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桂花糖粥,取西湖圆糯米三斤,清水浸泡十二时辰,文火慢熬两个时辰,至粥浓稠绵密,撒干桂花半两,淋麦芽糖一两……”
他一边写,一边想起柳娘说的,阿桃生前最爱在熬粥时帮她撒桂花,总说“师父,我撒的桂花最香,能让粥里都藏着西湖的味道”
;想起阿桃深夜缝护膝的样子,手指被针扎破了也不在意,只是一心想着要让师父暖和。
陈墨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心里却有些发酸——阿桃帮柳娘撒桂花、缝护膝,哪里是为了让粥更香、让护膝更暖,分明是想把自己的心意,都藏进这些日常的小事里,陪着师父走过每一个日子。
写到“文火慢熬两个时辰”
时,陈墨的笔顿了顿,眼前突然闪过两幅画面:一幅是阿桃穿着淡粉色的绣娘裙,站在小灶旁,帮柳娘添柴火,两人偶尔对视一眼,都会露出温柔的會心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