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大都丽正门外工匠荞麦饼营造初心(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丽正门饼:荞麦饼里的匠心传承(完整版)

元代的大都,远比泉州港和杭州城多了几分雄浑气象。

丽正门外的大街上车马络绎不绝,驼队载着西域的香料与丝绸从城门下经过,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留下一串清脆的声响。

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其中一家不起眼的饼铺格外特别——铺子没有花哨的招牌,只在门前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李记荞麦饼”

,字迹苍劲,却透着几分岁月的磨损。

铺子的主人李老栓,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工匠,满脸的皱纹里藏着风霜,手上布满了老茧,那是几十年与木料、刨子打交道留下的印记。

每天清晨,李老栓都会准时支起鏊子,开始烙荞麦饼。

他用的荞麦粉是从北方乡下收来的,颗粒饱满,磨出的粉带着淡淡的麦香。

和面时,他总会加少许温水,顺时针搅动,力道均匀,直到面团变得光滑筋道;醒面的间隙,他会把芝麻炒得微黄,撒在面团里,再擀成薄薄的圆饼,放在鏊子上慢慢烙。

饼香飘出铺子时,早起的工匠、赶路的商人都会被吸引过来,围在铺子前等着买饼:“李老栓,今天的饼烙得咋样?给我来两个!”

李老栓总是笑着应着,手里的动作却不停,鏊子上的荞麦饼渐渐鼓起,边缘泛起金黄,芝麻的香气混着荞麦的咸香,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香气里藏着一丝未竟的壮阔,像丽正门外正在修建的宫城角楼,宏伟却还未完工,让人心里总悬着一块。

陈墨是在离开杭州后,特意来大都的。

他听说大都的营造技艺冠绝天下,尤其是正在修建的宫城角楼,采用了“十字脊”

的精巧结构,木料拼接之处严丝合缝,便想着来亲眼看看,顺便为《味魂录》寻找新的故事。

这天上午,他背着行囊走到丽正门外,刚拐过街角,就被荞麦饼的香气吸引了,顺着香气走到铺子前,正好看到李老栓在烙饼。

“老伯,来两个荞麦饼。”

陈墨笑着开口,目光落在了铺子角落的一张小桌上,桌上摆着几个粗瓷碗,旁边还放着一把银汤勺——这勺子和他在泉州港、杭州见过的银汤勺一模一样,只是勺身上没有缠枝纹,也没有桂花纹,只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像是被什么硬物划出来的。

李老栓抬头看了陈墨一眼,点点头,从鏊子上取下两个刚烙好的荞麦饼,用油纸包好递给他:“刚烙好的,趁热吃,抗饿。”

陈墨接过饼,咬了一口,饼皮酥脆,内里柔软,荞麦的咸香混着芝麻的醇厚,在嘴里散开,果然如李老栓所说,格外抗饿。

他拿起桌上的银汤勺,想舀点水喝,刚握住勺子,就发现勺身泛出淡淡的棕色光晕,像把阳光里的尘埃都揉进了银器里。

陈墨心里一动——这光晕,和他在阿妹糕铺、柳氏绣坊看到的一模一样!

他凑近些仔细看,光晕里竟映出个青年的身影:青年穿着青色的工匠服,腰间系着工具袋,手里握着一把曲尺,正低头在木料上测量,眉头微微皱着,眼神专注又认真,仿佛在琢磨什么精巧的结构。

“老伯,您看这勺子……”

陈墨指着银汤勺,声音有些惊讶。

李老栓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银汤勺上的光晕却瞬间散了,只留下冰冷的银器反光。

他握着勺子的手微微一颤,眼眶突然红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许是光线太亮,晃了眼。”

可陈墨分明看见,他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声音里也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陈墨没再多问,只是默默吃着荞麦饼。

饼的味道确实好,可他总觉得,那咸香里藏着一丝遗憾,像宫城角楼未完工的飞檐,悬在半空,让人心里不安。

吃完饼,他没有立刻走,而是和李老栓聊了起来,说起自己在泉州港遇到的赛义德、杭州的柳娘,说起葡萄糕和桂花糖粥里藏着的故事。

李老栓听着,手里的烙饼动作慢了下来,过了好久才开口:“你说的那些念想,我懂。

那勺子里的身影,是我儿子李春。”

李春是李老栓唯一的儿子,从小就跟着他学木匠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红楼天骄校花的全能保安网游之新魔兽世界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蛮荒补天人修仙之别样女配【快穿】满级祸水成了小可怜我为王全民:我的武器可以无限成长!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有请小师叔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洪荒混沌天尊都市绝品神瞳斗罗:武魂假面,我帝骑无限魂技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我靠读书成圣人远东1628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步步生莲老祖宗她是真的狂玄浑道章太古神王不败战神席爷每天都想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