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霜还没化透,作坊外的空地上就飘着粥香。
流民们捧着破碗,围着灶台蹲成一圈,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却喝得滋滋响,这是卢承业从粮库里匀出的最后一点米,掺了不少野菜。
“张婶,您慢点喝,锅里还有。”
卢承业拿着木勺,给一个扶着拐杖的老妇人添粥,袖口磨得发亮的补丁蹭过锅沿。
刚添完,就听见远处传来“嘚嘚”
的马蹄声,尘雾里竖起几杆绣着神策军的旗幡,把半边天染得发灰。
“来了!”
守在作坊门口的小校握紧枪杆,低声喊了句。
流民们瞬间安静下来,有的把碗藏在身后,有的往士兵身后躲,谁都怕这些从长安来的官爷,上次路过相州的神策军,可是抢了半条街的粮。
神策军的马队停在作坊外,领头的是个穿锦袍的宦官,脸白得像敷了粉,下巴上留着两撇小胡子,翻身下马时,靴子踩在霜地上,故意碾了碾流民掉的粥粒。
“魏博节度使崔砚在哪?让他滚出来接旨!”
宦官尖着嗓子喊,手里的圣旨卷成筒,敲得掌心啪啪响。
他身后的神策军士兵也跟着起哄,有的用枪杆挑流民的破包袱,有的对着作坊门指指点点:“听说这里藏着能炸人的玩意儿,咱们今天得好好查查!”
卢承业赶紧上前,拱手道:“刘公公,崔将军还在濮州平叛,没来得及回……”
“没回来?”
刘公公打断他,冷笑一声,伸手就推了卢承业一把,“你们崔将军架子倒是大!
陛下让他缴粮绢,他拖了这么久;田公公让他交作坊的火药,他也敢藏着?今天要是见不着人,见不着粮,见不着那炸人的玩意儿,我就拆了这破作坊!”
这话刚落,人群里突然传来哭声。
张婶拄着拐杖走出来,手里攥着块破布,布上包着个冻硬的窝头:“官爷,俺们都是从任城逃来的,汴兵把俺们的家烧了,粮食抢了,就指望崔将军给口粥喝……要是把作坊拆了,崔将军没了能打汴兵的玩意儿,俺们这些人,不又得成汴兵的口粮?”
流民们也跟着附和,有的抹眼泪,有的举着破碗喊:“俺们愿意跟着崔将军开荒,不要粮!
只求官爷别拆作坊!”
刘公公被吵得心烦,抬腿就踹向张婶的拐杖:“老东西,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你动她试试!”
一声怒喝从人群后传来,崔砚骑着马冲过来,马鞍上还挂着没卸的甲片,甲缝里的血痂冻成了黑块。
他翻身下马,一把扶住差点摔倒的张婶,转头盯着刘公公,眼神冷得能刮下霜:“刘公公,百姓,不是你能随便欺负的。”
刘公公见崔砚回来了,先是愣了愣,随即又摆出架子,展开圣旨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博节度使崔砚,私扩军队,擅造火药,着令即刻缴粮五千石、绫绢两千匹,将作坊所造之物上交长安,不得有误……”
“圣旨?”
崔砚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张纸,扔在刘公公面前,“这是上个月长安流民写给我的信,说田令孜扣了他们三个月的冬衣,把军饷换成了发霉的粮,刘公公,你倒是说说,陛下知不知道这事?”
刘公公的脸瞬间白了,慌忙去踩地上的纸:“你……你这是伪造证据!
污蔑田公公!”
“是不是伪造,你心里清楚。”
崔砚上前一步,声音压得低,却带着劲,“粮绢我没有,魏博的粮要养流民,要养士兵打汴军;作坊的东西也不能交,那是用来保魏博的命的。
你要是想回去复命,就说崔砚说了,要么让田令孜把扣的冬衣、军饷还给百姓,要么,这旨我不认!”
“你敢抗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