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地白了,偷偷把怀里的龟甲碎片往深处塞了塞,转身溜回季氏府——不过至少他终于得到臧氏宗主的位置。
议事快结束时,叔孙昭子突然咳得厉害,身子都晃了晃,孟懿子连忙扶住他,帕子上的血痕染透了边角,像朵盛开的红梅。
他缓了口气,目光郑重地扫过众人:“齐军要来了,得迎君上回国。
鲁国不能没有国君,更不能让景公借‘送君’之名出兵——那样,鲁国真的就成了第二个钟离。”
季平子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玉珏,眼底闪过一丝犹豫——他怕君上回来后找自己算账,可转念一想,若齐军要来了,随即道:“若君上肯回国,某愿侍奉君上,不再专权。”
孔丘看着叔孙昭子苍白的脸,心里疼得慌:“重定‘礼器定鼎’,要等迎回君上或者确认君上不回来了才能讨论,目前叔孙大夫,您的身体……儒商会馆今日得到消息,君上己被齐侯安排在齐境阳州,此去阳州路途遥远,不如让丘代您去?”
“丘,我是诸侯中有名的外交将军,迎君回国,是我的本分。”
叔孙昭子笑了笑,笑容里带着释然,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青铜剑——那是当年出使晋国时,晋卿士鞅送的,剑鞘上刻着“守礼”
二字,“当年在蒲圃门,我用这把剑护过君上;这次去阳州,我用命也得把他请回来。”
九月廿五,曲阜东门的霜比往日更浓,朝阳刚跳出地平线,把城门的铜钉照得发亮,像撒了层碎金。
叔孙昭子穿着玄色朝服,腰间佩着那把“守礼”
剑,朝服的领口绣着叔孙氏的族纹。
他身后跟着一百名亲兵,甲片上的霜粒还没化,像覆着层细雪,手里握着戈矛,矛尖闪着冷光。
城门下,孔丘带着弟子们送行。
冉耕手里攥着仁义铺的挂牌——木牌是枣木做的,上面“仁义铺”
三个字是曾点用朱砂写的,边缘刻着殷雀纹,透着股暖。
颜路牵着五岁的颜回,小颜回手里攥着个小陶俑,是孟懿子让人做的,像个小君子。
曾点抱着琴,琴弦上系着红绳,是他昨晚特意换的。
“叔孙大夫,此去阳州,多保重。”
孔丘将一卷《仪礼》递过去,这是他从那是洛邑守藏室带回来的旧简,“君上若问起‘礼’,您就把此简给他看——周公在洛邑的愿望,是让鲁国‘仁’‘礼’共生,不是互相残杀。”
叔孙昭子接过简卷,咳了几下,指尖蹭过竹青上的墨迹:“夫子放心,我定把君上迎回来。
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去百工堂,给老陈敬杯酒。”
他翻身上马,缰绳一扬,亲兵们的马蹄声“嗒嗒”
响,像敲在曲阜的冻土上,震得霜粒簌簌落。
孔丘站在城门下,望着队伍远去的背影,首到变成地平线上的小黑点。
曾点突然拨动琴弦,《鹿鸣》的旋律缓缓流出,琴声混着马蹄声,像首关于希望的歌。
冉耕晃了晃手里的仁义铺挂牌,木牌上的朱砂在阳光下格外亮:“夫子,仁义铺明天一早就挂牌。
陶阿福的家人说,他己经在回鲁国的路上了,说想给夫子捏个陶俑。”
“好,好。”
孔丘点头,眼里闪着光,“等陶阿福回来,咱们在百工堂摆酒。”
城门上的铜铃被风吹得轻响,霜粒落在仁义铺挂牌上,很快化成水珠,像给木牌镀了层光。
远处传来工匠们搬运棺木的声响,混着曾点的琴声、远去的马蹄声,在曲阜的晨雾里,谱成了一首关于“共生”
的歌——尽管前路还有齐军的威胁,但此刻,鲁国冻土的民本种子,带着冻土的冷,却藏着破土的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