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策展人留言:“我们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决定相信你。”
而在这片喧嚣之外,医蛊堂依旧每日升起炊烟。
夏日午后,蝉鸣阵阵。
明川教新来的孩子们辨认一味草药??“忘忧藤”
,并非真能忘忧,而是其汁液可缓解焦虑引发的身体疼痛。
一个小女孩采完药回来,忽然问:“师父,你说如果坏人也看了《昭宁日记》,会不会变好?”
他想了想,写下:“不会立刻变好。
但也许,他会半夜醒来,想起某个被他忽略的眼神,然后睡不着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傍晚,笛声如期响起。
这一次,不止一人应和。
远处山梁,两支竹笛加入旋律;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少年笨拙地吹奏着断续音符;甚至镇上中学音乐教室里,也有学生尝试复现这首古老曲调。
《记得》从未如此广泛地被演奏过。
明川闭目聆听,手指轻轻敲击膝盖,合着节拍。
他知道,这场无声的抵抗永远不会结束。
也不会胜利。
因为它本就不追求胜利,只求延续。
就像那些随风飘散的种子,不知何时落地,不知能否存活,但只要有一粒生根,春天就不会真正死去。
入秋时,阿萝编完《女性疗愈歌集》最后一章。
书中收录了四十九首民谣改写的疗愈歌曲,歌词皆来自真实女性口述经历:被迫沉默的妻子、被抹去成就的科学家、在战火中失去孩子的母亲……每一首都标注了采集地与讲述者代号。
她把样书递给明川,笑着说:“以后唱歌的人,也能成为记忆的载体了。”
他翻到最后一页,那里空着,只有一行小字:
>“留给下一个愿意开口的人。”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时,一封信寄到了医蛊堂。
没有寄件人,没有邮戳,像是被人徒步送来的。
信封里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时的沈昭宁站在校园梧桐树下,怀里抱着一摞书,笑容温婉。
背面写着:
>“你说不想立碑。
>可你看,我们都成了你的碑。
>不是石头,是血肉;
>不是铭记,是活着继续说真话。
>??一个曾因读你文字而活下来的人”
明川久久凝视照片,终于提起笔,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年最后一句话:
>“母亲,人间仍在痛,但也仍在爱。
>我守住了你说的那片土地。
>春天,依旧如期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