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德国T?V莱茵发来了补充意见。
他们建议我们将‘昆仑’系统的道德决策逻辑提交国际标准组织ISO进行备案,作为L4级以上自动驾驶伦理框架的参考案例。”
赵明远怔住:“他们想把我们的原则变成全球通用规则?”
“不止如此。”
俞兴坐下,声音低沉,“欧盟交通委员会已经起草了一份《人工智能出行责任法案》草案,其中明确引用了我们‘最小伤害+可解释追溯’的原则。
他们说,中国这次走在了定义未来的前面。”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赵明远苦笑一声:“我们原以为是在回答一个问题,结果却成了制定答案的人。”
三天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碳硅举办“昆仑?共驾计划”
中期发布会。
现场大屏播放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真实行车片段:内蒙古牧民驾车穿越暴风雪,“赤兔”
凭借地形记忆自动调整胎压与扭矩分配;重庆立交桥迷宫中,一名老年司机误入限行路段,系统实时规划替代路线并联动交通信号灯争取绿波通行;海南台风天,一辆“九州”
在能见度不足五米的情况下,依靠V2X协同感知安全抵达目的地。
台下坐着数十家媒体记者、行业专家,以及几位曾公开质疑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退休交警代表。
发布会尾声,主持人邀请一位特殊嘉宾登台??云南山村教师杨志国。
三个月前,他上传的“跳跃式刹车法”
已被正式纳入“昆仑”
山区应急模型库。
此刻他有些局促地站在聚光灯下,普通话带着浓重方言口音:“我……我不知道啥叫算法。
我只是每天送孩子上学,路上石头多,急弯陡,踩刹车得有节奏,不然容易打滑。
没想到……我的习惯,也能帮到别人。”
台下有人悄悄抹泪。
林远走上台,将一枚刻有“共驾贡献者001”
的钛合金徽章别在他衣领上。
“技术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说,“它生长于千万人的生活经验之中。
今天我们致敬的,不只是工程师,更是每一位在路上认真活着的人。”
掌声如雷。
当晚,蔡翔成收到一封来自迪拜的加密邮件。
李薇附上了“星联能源站”
沙漠夜间运行视频:银色穹顶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三辆勘探车正通过无人值守换电站完成电池置换,全过程耗时仅4分17秒。
背景音里,当地工人用阿拉伯语交谈,其中一句被自动翻译标注出来:“这就是未来,真主赐予的奇迹。”
他笑了笑,回复道:“告诉他们,这只是开始。
准备第二批固态电池运输,我们要让每一座能源站都能支撑‘赤兔’全功率充电。”
与此同时,成都研发中心地下三层的秘密实验室悄然开启新一轮测试。
这里存放的是“赤兔赛道版”
原型机??代号“烈焰”
。
相比市售版本,它取消了所有被动安全冗余设计,电机峰值功率提升至800kW,百公里加速压缩至1.9秒,最高时速突破420kmh。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